致一段沒有真正贏家的愛情:賽末點!
可以佩服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
的地方不少:他那有點黑色幽默卻又犀利的碎碎唸,他無比的多產和不錯的劇本、拍攝品質,他選角的功力以及對電影的熱情。所以早在大學時期,就默默的看了
「曼哈頓」、「安妮霍爾」;又繼續憧憬著「漢娜姊妹」、「開羅紫玫瑰」,但是大概是當時太年輕,太急於找出其中的意義,反而就是沒有特別欣賞或記得這些作
品。
反倒是多年後偶然看了「午夜巴黎」Midnight in Paris,一個簡單的穿梭時空的故事,重新啟動對Woody Allen小品情愛故事的興趣。最近看的,則是2005年的「愛情決勝點」Match Point。
其
實不過是個非常平凡、尋常的愛情故事,加上一點背叛,然後一點緊張,傳達一個簡單的概念:運氣很重要!男主角Chris因為網球教練工作而認識了屬於英國
上流社會的朋友Tom,進而與其妹妹Chloe交往、結婚,並進入岳父公司工作,生活品質、薪水地位扶搖直上。但是在同時,他也認識了Tom的性感未婚妻
Nola,婚前就兩人便曾經情不自禁的踰矩一次。後來Tom另結新歡拋棄了Nola,Chris於是開始與Nola得出軌不倫戀~直到Nola懷孕逼
婚,Chris又無法放棄優渥舒適的生活,而決定採取最極端的方式結束一切。
結局如何,還是讓大家自己看看電影可能會更有意思。不過,慢慢長大,真的覺得「運氣」或是所謂的「命」真的很難說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。難怪影片一開始就是 這麼經典的旁白: The man who said "I'd rather be lucky than good" saw deeply into life. People are afraid to face how great a part of life is dependent on luck. It's scary to think so much is out of one's control. 如果我們真的知道人生幾乎都是無法掌控的,似乎真的有點可怕。
Match Point以網球的賽末點命名,無非是在探討最後的一個抉擇。其實情與愛,碰上了麵包的現實,大概也實在難免會出現一些謊言、傷害的事情。所以,一向熱愛 自由的自己,才會在出社會後一直追尋一種經濟上的自主獨立, 為的大概就是在情愛上能夠獲得最大的自由。但是到底在經濟獨立後,我們就自由了嗎?或許心靈上的真正放鬆,才是追求自由之路的更重要的課題呢。
反倒是多年後偶然看了「午夜巴黎」Midnight in Paris,一個簡單的穿梭時空的故事,重新啟動對Woody Allen小品情愛故事的興趣。最近看的,則是2005年的「愛情決勝點」Match Point。
![](http://pics13.yamedia.tw/43/userfile/s/studyenglish/blog/155e1b9e25db62.jpg)
結局如何,還是讓大家自己看看電影可能會更有意思。不過,慢慢長大,真的覺得「運氣」或是所謂的「命」真的很難說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。難怪影片一開始就是 這麼經典的旁白: The man who said "I'd rather be lucky than good" saw deeply into life. People are afraid to face how great a part of life is dependent on luck. It's scary to think so much is out of one's control. 如果我們真的知道人生幾乎都是無法掌控的,似乎真的有點可怕。
Match Point以網球的賽末點命名,無非是在探討最後的一個抉擇。其實情與愛,碰上了麵包的現實,大概也實在難免會出現一些謊言、傷害的事情。所以,一向熱愛 自由的自己,才會在出社會後一直追尋一種經濟上的自主獨立, 為的大概就是在情愛上能夠獲得最大的自由。但是到底在經濟獨立後,我們就自由了嗎?或許心靈上的真正放鬆,才是追求自由之路的更重要的課題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