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9月 14, 2015

上個世紀溫暖的傳情方式:瓶中信

早就過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,卻越來越珍惜一些不錯的浪漫愛情片。雖然總是順著老套的when a man/woman loves a woman/man開展,卻開始咀嚼和回味愛情的滋味,似乎正是因為自己不見得願意或是能夠成為其中的主人翁了。身為旁觀者,反而更能夠透視情愛的本質,然後默默鼓掌、落淚、省思。

瓶中信(Message in a Bottle)是上一個世紀末的電影了,1999年,有點古早。

女主角Theresa是 芝加哥報社的記者,老公批腿所以離婚,帶著兒子;男主角Garret是北卡的造船人,深愛的妻子死後丟出幾封瓶中信表達對亡妻的思念,恰巧被女主角撿到,Theresa 因為深深感動而循線找到Garret。兩人都不是感情上的新鮮人,卻又都是在感情上被留下的那一方,於是一拍即合,相知相惜。可惜兩人分隔兩地,而且當 Garret知道Theresa其實撿到了瓶中信卻沒有告訴他,更是非常難受。所以兩人分開了一年,一年之中,彼此沈澱、思索,最後覺得這份感情實在強烈 到不能錯過,Garret於是決定北上到芝加哥找Theresa…
 

啊~但是第六感總是準確的…故事並不算是個happy ending。可是從一開始如果就預知得到結局會是悲劇,那還要不要看完這個故事呢?當然要,因為這才比較是人生真實的樣貌。

人的一生可能不會有那麼多次刻骨銘心,尤其是男女主角都已經中年,都經歷婚姻得而復失的洗禮,更不可能是純純的無知的愛,也不會是衝動魯莽的激情的愛。但是也不用絕望啊~如電影中所言:“Someday you'll find someone special again. People who've been in love once usually do. It's in their nature.” 有一天你會在遇到一個特別的人,曾經愛過的人通常都會如此,這是他們的天性。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,都是當人覺得沒什麼盼望時,就突然出現了驚喜,不是嗎?
 

所以或許男主角的死,不算是個悲劇,而是個啟發。一段美好的回憶最終應該像是層溫暖的紗,包裹撫慰著我們往更幸福的地方走去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