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6月 03, 2005
和平,不用翻譯
Sylvia:我們不提死者的名。
Toby:為什麼?
Sylvia:因為那是死滅的過去,只會激起情緒,而沒有任何助益。
Toby:但你要如何忘記?
Sylvia:我們不會忘記。
不曾為被歸納為「動作片」的電影含淚,「雙面翻譯」(The Interpreter)是頭一遭。不過,這可能是因為,在我眼中它終究不能被稱為動作片。
某人無意間聽到秘密對話而引來殺機的題材不少見,尤其是秘密涉及某國際政治陰謀,然後不得不被小題大作的影片更是拍到有點浮濫。但這次,在懸疑、緊張、爆破、英雄救美之外,角色的細緻站了出來;而且不是英雄那個角色(Sean Penn飾演的FBI探員Toby),而是那個被保護者的角色(Nicole Kidman飾演的聯合國翻譯Sylvia)。
往往我們會稱Nicole的那個角色為花瓶,漂亮而無深度,在面對威脅時缺乏挺身而出的能力(頂多在英雄和壞蛋打的不可開交時,拿一根棍子敲敲壞蛋的頭),且最後必然投入英雄懷中,依偎宛如小貓。然而,尼可在本片的角色卻充滿蒼涼孤寂,一反被害人粉紅玫瑰花般的虛弱。Nicole修長纖細的身軀,精靈憂鬱的眸,凸顯她異鄉客的伶仃。騎著怪異摩托車在紐約的鬧區橫衝直撞,表示她沒有辦法融入繁華都會的原野性格。是的,她是在聯合國工作的嬉皮,她那些粉裝玉著的同事不瞭解,流浪過世界各地的她,心底的故鄉仍在非洲的沙漠裡。
被問到為什麼要在聯合國工作,她說是想為世界和平貢獻心力。這麼八股的答案,連聯邦探員都不相信。但到影片末了,你才知道,這句話背負著多少的過去:那兒有一個小女孩眼見父母妹妹被炸彈炸死後的恨、那兒有參加過解放軍用武力殺人來對抗政府的怒、那兒有把無盡怨恨釋懷轉化成寬容的愛;因為這一切一切,她相信和平!影片中Sean Penn的角色喪妻,對生命只有恨和怒,恨那個肇事的太太情夫、怒自己的無能為力,直到Nicole輕輕告訴他,放手不是去遺忘,只是讓人能夠平靜。去殺害妒恨那個殺害你愛的人的人,反而讓你永遠無法放手—這是她非洲故鄉的哲學。
這份非洲哲學應該是異國情調吧?我承認。不過悠遠的非洲穹音—嗯嗯啊啊的哼著人的渺小和敬畏—不是到爵士或藍調才有的精神,而是一直隱含在非洲黑暗之心的魔力。總有一天我要背起行囊遠行到非洲沙漠中:體驗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中叛逃生命的紈褲子弟心情、飢餓三十的切膚之痛、上帝也瘋狂的荒唐,還有如幻想,在烈日下能遇見甘泉般的微笑。
這個月中我將前往美國進行為期兩週的親善大使活動,會直接在華府和美國國會人員對談,也算是第一手的外交經驗吧。是的,我是去宣揚和平的,希望我表達的和平能有深度。我們都說美國人鴨霸,但在中國五千年文化裡,我好像也沒有看到多少和平。為什麼人類不能和平相處?我們日夜廝殺爭取真相?快樂?自由?這些詞好浩瀚,但弔詭地卻容不下任何一點差異。Sylvia最後差點也選擇了一眼還眼的報復方式來了卻新仇舊恨,可能實踐和平這本來就是人最難做到的一環。
本片片名取為「口譯者」,自然是在講Sylvia,不過看了半天,好像跟影片要傳達的意義不盡有關,反倒像是爭取票房的口號,這大概是我看此片唯一覺得的小小遺憾吧。
Sylvia:我們不提死者的名。
Toby:為什麼?
Sylvia:因為那是死滅的過去,只會激起情緒,而沒有任何助益。
Toby:但你要如何忘記?
Sylvia:我們不會忘記。
不曾為被歸納為「動作片」的電影含淚,「雙面翻譯」(The Interpreter)是頭一遭。不過,這可能是因為,在我眼中它終究不能被稱為動作片。
某人無意間聽到秘密對話而引來殺機的題材不少見,尤其是秘密涉及某國際政治陰謀,然後不得不被小題大作的影片更是拍到有點浮濫。但這次,在懸疑、緊張、爆破、英雄救美之外,角色的細緻站了出來;而且不是英雄那個角色(Sean Penn飾演的FBI探員Toby),而是那個被保護者的角色(Nicole Kidman飾演的聯合國翻譯Sylvia)。
往往我們會稱Nicole的那個角色為花瓶,漂亮而無深度,在面對威脅時缺乏挺身而出的能力(頂多在英雄和壞蛋打的不可開交時,拿一根棍子敲敲壞蛋的頭),且最後必然投入英雄懷中,依偎宛如小貓。然而,尼可在本片的角色卻充滿蒼涼孤寂,一反被害人粉紅玫瑰花般的虛弱。Nicole修長纖細的身軀,精靈憂鬱的眸,凸顯她異鄉客的伶仃。騎著怪異摩托車在紐約的鬧區橫衝直撞,表示她沒有辦法融入繁華都會的原野性格。是的,她是在聯合國工作的嬉皮,她那些粉裝玉著的同事不瞭解,流浪過世界各地的她,心底的故鄉仍在非洲的沙漠裡。
被問到為什麼要在聯合國工作,她說是想為世界和平貢獻心力。這麼八股的答案,連聯邦探員都不相信。但到影片末了,你才知道,這句話背負著多少的過去:那兒有一個小女孩眼見父母妹妹被炸彈炸死後的恨、那兒有參加過解放軍用武力殺人來對抗政府的怒、那兒有把無盡怨恨釋懷轉化成寬容的愛;因為這一切一切,她相信和平!影片中Sean Penn的角色喪妻,對生命只有恨和怒,恨那個肇事的太太情夫、怒自己的無能為力,直到Nicole輕輕告訴他,放手不是去遺忘,只是讓人能夠平靜。去殺害妒恨那個殺害你愛的人的人,反而讓你永遠無法放手—這是她非洲故鄉的哲學。
這份非洲哲學應該是異國情調吧?我承認。不過悠遠的非洲穹音—嗯嗯啊啊的哼著人的渺小和敬畏—不是到爵士或藍調才有的精神,而是一直隱含在非洲黑暗之心的魔力。總有一天我要背起行囊遠行到非洲沙漠中:體驗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中叛逃生命的紈褲子弟心情、飢餓三十的切膚之痛、上帝也瘋狂的荒唐,還有如幻想,在烈日下能遇見甘泉般的微笑。
這個月中我將前往美國進行為期兩週的親善大使活動,會直接在華府和美國國會人員對談,也算是第一手的外交經驗吧。是的,我是去宣揚和平的,希望我表達的和平能有深度。我們都說美國人鴨霸,但在中國五千年文化裡,我好像也沒有看到多少和平。為什麼人類不能和平相處?我們日夜廝殺爭取真相?快樂?自由?這些詞好浩瀚,但弔詭地卻容不下任何一點差異。Sylvia最後差點也選擇了一眼還眼的報復方式來了卻新仇舊恨,可能實踐和平這本來就是人最難做到的一環。
本片片名取為「口譯者」,自然是在講Sylvia,不過看了半天,好像跟影片要傳達的意義不盡有關,反倒像是爭取票房的口號,這大概是我看此片唯一覺得的小小遺憾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