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9月 17, 2005

「人」的幸福
那天和朋友討論安樂死,不知不覺就扯到了電影「變人」(Bicentennial Man)。

這是一部長長的電影,有歡笑、有淚水,由羅賓‧威廉斯主演是再適合也不過。片中名為Andrew的機器人原本只是被設計出來幫傭用,但此機器人卻意外具有原創能力,獲得擁有他的家庭重視及平等對待。幾經爭取,Andrew逐步開始擁有人的各種特性:包括穿著衣服、外型改裝成人的模樣,甚至是開立個人銀行戶頭,具有社會身份。時光荏苒, Andrew言行舉止幾乎都和真人無異,他連人類細微的喜怒哀樂情感都培養了出來,他愛上了所服侍的家庭的第三代小女兒,並與之共結連理。

然而,他最終希望成為人的願望卻難以實現。原因很簡單—他始終長生不老。Andrew大動作翻修他的內部機器,裝設與人一樣的內臟血管,使他能夠感受所有人都能感受的冷暖痛,可是,他仍不被人類社會—至少是法庭—所承認。在他將機器和會腐朽的器官儀器結合後,他終於慢慢衰老/破敗,在法庭總算宣布承認他為人的前一刻,他停止了呼吸/運轉。

過去,我只注意到這部電影中機器和人的互動關係、人工智慧可能的正面影響,及人為萬物之靈的特殊點。但我從未曾想過,這部有點冗長而微微刻意了點的電影,其實重點根本不在機器,而是在人。

究竟怎麼樣才算是一個人?這部電影要問的是:擁有一切人類的特質,是不是就算是「人」?Andrew有血有肉、有情有義、有獨特思想,只差腦袋是機器,這樣算不算人呢?同樣的,一個植物人無法行動、失去思想,只是有血有肉的活著,這樣算不算人呢?如果Andrew不是人,那麼定義人的難道只在於一個腦袋?如果植物人是人,那麼人也可以沒有腦袋才對?

進一步去想,當一個人殺掉另一個人時,他的生命不需被尊重就可以被處死。但一個渴求安樂死的人,他想放棄對生命的尊重都不行。這其中的界線究竟在哪裡?這其中的判準又是什麼?是道德嗎?是法律嗎?是理性嗎?是感性嗎?在這麼多價值觀互相質疑挑戰的時刻,人能夠依憑什麼呢?在影片中,變成「人」是一種追求、一種幸福。可是已經是人的我們,會覺得我們已經很幸福了嗎?

人,似乎總是有好多好多疑問…

4 Comments:

Anonymous 匿名 said...

人是什麼?
我相信以台長您研究所寫論文的方式,
應該可以在法律、生物與社會學上,
找出一狗票的操作型定義吧!
姑且不論這些定義之間該如何交集,
我期待在台長未來的文章裡,
看到您消化後的答案!

但是,我也要提出一點,
何妨跳出「人」中心主義,
安卓為何一定要變成人?
為何不是人想變成機器?
如果和機器戰警、機械公敵、霹靂五號,
、AI人工智慧、甚至機器人大冒險的電影來比較,
人在渴望機器的力量與永恆時,
其實比較渴望留下的是什麼?
或許換一個角度想,會比較容易找出人與機器的差別...一點淺見,還請海涵!

9/18/2005 1:16 上午  
Anonymous 匿名 said...

歹勢歹勢~
不小心多按一次,結果變成兩個意見,
請台長幫忙刪除一個囉!

9/18/2005 1:17 上午  
Blogger Cathy Peng said...

我很喜歡你的提問耶~~~

換個角度想,人的確是在渴望/懼怕機器的永恆和力量。所以有些人幻想成為「類機器」的人,有些人則反璞歸真想做「超機器」的人。不過,我始終認為我們的思想很難超越「人為中心主義」的思考。即便是海德格,在其嘗試以老莊「天命」的想法破解人本主義的思維時,仍忍不住關照人該如何安身立命的問題。如此看來,或許我下一個該問的是,「人本」到底是什麼呢?

話說回來,身為媒體研究者,我一直很關心人和媒體器械互動的問題:譬如個體如何在大眾媒體的環境下發生質上的轉變,或是個體與媒體(網路、電影電視、文字)互動時的生活形態又將有何改變。你所提的「機器—人」辯證,正巧解決了我正在思考的一個問題,那就是我所關心的事物背後的理論脈絡究竟是什麼。就在「人機之間」,似乎有那麼一點答案出現了。

9/23/2005 4:47 下午  
Anonymous 匿名 said...

``One is glad to be of service.''

機器人 Andrew 最初的設計就是服從人類的命令。電影開始不久,主人家小女孩要
他從窗戶跳出去,Andrew 就真的跳了出去,觀眾看了哈哈大笑。在這裡,Andrew
是 ``One.''

Andrew 後來問小女孩(第二代)``How does one obtain freedom?'' 這時,他還
是 ``One.'' 女孩不解為何機器人要自由,Andrew 說,「我讀過你們的歷史,可
怕的戰爭,數以百萬的傷亡,都是為了一個想法:自由。看起來對很多人而言,自
由意義深遠,值得擁有。」 Andrew 為了自由,將存摺交給主人,希望買回自由。
他情願繼續服侍主人一家,但是不願意再被視為財產。幾經思索,某天早上,主人
告訴他 ``You are free now.'' 並且要他離開這個家,Andrew 說道 ``But sir,
I don't wish to leave.'' 在這裡,Andrew 首次成為了 ``I.''

從物的 ``One'' 到人的 ``I'',活生生是黑奴爭取自由的翻版。當年美國南方蓄
奴,一名黑人的父親住在北方,是自由人;這位父親去世後留下遺產給在南方身為
奴隸的兒子。北方法院的繼承判決送交南方法院執行,南方法院拒絕。理由是,奴
隸是財產,財產怎能繼承財產。那北方法院判決的效力呢?南方法院說,難道下次
北方判決一條狗能夠繼承遺產,我們也要讓狗來繼承嗎?

Andrew 獲得自由後,四處遊歷尋找與他同型的機器人,在途中,碰到別的機器人
,他自我介紹 ``Hello. My last name is Martin.'' 他有了姓氏。相對的,有人
卻為了爭取真正的自由,改了自己的姓氏:《 Malcolm X 》(黑潮)裡的
Malcolm X。為什麼要將自己原本是 (Malcolm) Little 的姓氏改成了 X?他說:

``To take one's `X' is to take on a certain mystery, a certain
possibility of power in the eyes of one's peers and one's enemies... Th
`X'; announced what you had been and what you had become: Ex-smoker,
Ex-drinker, Ex-Christian, Ex-slave.''

這個 X 其實也是他祖先的姓氏,當初是奴隸主為奴隸所取的;一則是非洲人的姓
氏不是歐、美奴隸主念得出來的,二則反正奴隸是財產,姓什麼,不重要。所以為
自己再取了 X 這個姓,也算是對於過往歷史的永誌不忘。

Andrew 為自己取了姓氏,不再只有 Andrew 這個名,算是形式上得了自由。而他
取的 Martin,是主人的姓,從此他與主人一樣,是個人了。而且是一家人。

Andrew 後來愛上了小主人,向 World Congress 申請,希望讓他成為「人」,並
且能跟愛人結婚。委員們不同意,理由?因為他不是由人類基因發展而來的。他反
駁說,在座委員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人造器官,他們怎麼還算是人?委員說,因為他
的腦袋還是電子腦袋,因此他能長生不死,所以他不是個「人」。若「長生不老」
與「人」的概念有抵觸,那幹細胞的研究會讓這個問題益形複雜,當人類可以利用
幹細胞製造出各種器官,肝、肺、腎、心、手、足,並將之置入人體之後,到底後
來的我,是否還是原來的我?腦呢?

為了讓自己不再長生不老,而能獲得「人」的身份,Andrew 進行輸血。幾經波折
World Congress 的 President (一名黑人、女性)最後宣布承認 Andrew 的身份
與婚姻效力。當年白人男性(經歷一場殊死浴血戰爭後)宣布承認黑人以及(經歷
一場激烈絕食抗議後)女性身為人的權利。現在輪到解放後的黑人、女性來宣布承
認機器人身為人的權利。歷史輪迴,是否將來有哪天,會是解放後的機器人,經過
密集會商之後,終於做出了複雜、具有爭議性的決議,宣布人類具有身為機器人的
權利?

Andrew 在他壽終之時,獲得了人的身份。距離他被啟動的時間「二○○五年、四
月三日、下午五點十五分」剛好兩百年。

9/24/2005 12:19 下午  

張貼留言

<< Home